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篇
  74篇
综合类   19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以无菌苗率和优良芽率为主要指标,通过对比不同基本培养基和6-BA浓度的试验,以探索爬竹侧芽适宜的消毒方法和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爬竹侧芽适宜的消毒方法为:75%酒精处理1 min后再用0.1%升汞处理8~10 min,无菌苗率可达75%左右;采用3/5MS基本培养基时优良芽率最高,显著优于MS、3/4 MS及1/4 MS;在不同激素组合下,6-BA浓度为2 mg/L时优良芽率最高,当6-BA浓度高于2 mg/L时,优良芽率呈显著性减小。  相似文献   
32.
赤水市几种主要竹种的气干密度与力学性质的关系研究表明各竹种的气干密度与力学性质除部分竹种外均存在一定的曲线或直线关系,其中在气干密度与顺纹抗压强度关系中,除了花吊丝外,其他竹种均可利用回归方程σ=apb、σ=ap+b进行估测.在气干密度与抗弯强度关系中各竹种均可利用回归方程σ=apb、σ=ap +b进行估测.另外,在各回归方程中他们的精确度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3.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与配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都匀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48个半同胞家系9年生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材积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极显著,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从中选择出9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为7.12 m、9.84 cm和0.037 97 m3,遗传增益分别为10.44%、7.73%和20.80%。从优良家系内选择46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增加了53.81%,56.65%和150.18%、材积预期增益为55.05%。这些优良单株可作为贵州省营建马尾松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34.
草甘膦除草剂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资,过量使用会导致大量草甘膦及其衍生物在土壤中残留,对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威胁。通过系统阐述草甘膦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以及草甘膦对土壤生物及环境质量的影响,着重分析了草甘膦对土壤蚯蚓、微生物群落的毒理效应,草甘膦与土壤其他污染物的协同效应和草甘膦驱动土壤碳氮磷生物地球循环变化。同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1)加强草甘膦的降解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并筛选更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提高草甘膦降解效率和修复草甘膦污染环境的能力;(2)定期开展农业环境中草甘膦的检测和风险评估,摸清草甘膦在喀斯特区的迁移路径,探索草甘膦在岩溶地质中的吸附和去除能力,以更好地评估岩溶地质的碳汇稳定性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安全性;(3)借助酶化学计量学等研究方法,探明草甘膦在土壤中的转化速率、通量以及与微生物代谢和营养需求、环境效应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35.
岩面流在基岩出露的喀斯特石漠化区普遍存在,其容易受岩面形状影响以汇聚或分散的方式对岩—土界面处土壤进行冲刷侵蚀,这是喀斯特石漠化区土壤侵蚀/漏失发生的重要物理过程。为分析不同岩面形状下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土壤颗粒分布的影响,揭示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土壤的冲蚀效应,选择具有典型石漠化特征的休耕地(1年岩面流冲刷作用),在其中选取3种典型岩面形状(平直型、外凸型和内凹型岩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法,分析距岩—土界面不同水平距离(0~2,2~4,4~6,6~8,8~10,20 cm)及不同土层(0—10,10—20 cm)处土壤的颗粒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岩面形状下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处土壤的冲蚀影响依次为内凹型>平直型>外凸型;内凹型岩—土界面处土壤中黏粒含量最低,外凸型岩—土界面处土壤中黏粒含量最高;(2)岩面流对岩—土界面土壤冲蚀作用主要集中在距岩—土界面水平距离0~2 cm范围内,在其范围内内凹型岩—土界面土壤的砂粒含量均显著高于外凸型和平直型,而在距岩—土界面其他水平距离处土壤颗粒分布情况无显著性差异;(3)在岩面流影响下岩—土界面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均值排序依...  相似文献   
36.
4种红树净光合速率对光和CO_2浓度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秋茄、桐花树、白骨壤和木榄等4种红树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这4种红树在自然生境中的光合作用对光和CO2的响应曲线,阐述了其光合作用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红树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不同,4种红树LCP为白骨壤(81.95μmol.m-2·s-1)桐花树(61.84μmol.m-2·s-1)秋茄(47.09μmol.m-2·s-1)木榄(39.79μmol.m-2·s-1),LSP为桐花树秋茄白骨壤木榄;不同红树间表观量子效率存在差异,秋茄的表观量子效率最高为0.031,木榄最低为0.012,桐花树(0.027)高于白骨壤(0.017);4种红树植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介于103~152μmolCO2·mol-1,说明4种红树均为C3植物;CO2补偿点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木榄白骨壤桐花树秋茄;4种红树羧化效率(CE),最大的为桐花树,其次为秋茄,再次为白骨壤,木榄最低。  相似文献   
37.
黄土丘陵区封禁对侵蚀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时空互代法,以典型侵蚀环境纸坊沟流域不同封禁年限的狼牙刺群落和杂灌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放牧地和天然次生林为参照,分析了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商及理化性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封禁后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改善;微生物生物量随封禁年限的延长变化显著,阳坡随封禁年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逐渐增加,25 a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较封禁前分别增加252%、161%和174%,但显著低于天然侧柏林,仅为其39.0%、41.8%和53.7%;阴坡封禁前10年微生物生物量迅速增加,随后增加幅度减缓,呈波动式缓慢上升趋势;封禁25 a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分别增加108%、93%和102%,但明显低于天然杂灌丛群落和辽东栎林,仅为辽东栎林的54.4%、49.1%和40.1%。土壤呼吸强度在封禁5 a后增大明显,且随着年限增加逐渐上升,阳坡25 a时达到最大值,而阴坡15 a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开始有所下降,25 a后降至最低点,但仍显著高于放牧地,相同封禁年限的土壤呼吸强度阴坡明显高于阳坡。qCO2随着封禁进程逐渐降低,25 a后达到最低值。相关性分析显示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呼吸强度、qCO2与土壤养分和恢复年限相关性密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38.
西南复杂山地农业气候要素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反距离加权法、普通克里格法、薄盘光滑样条函数法三种空间插值方法,对西南地区复杂山地92个气象站点30a(1971-2000年)的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月平均资料进行分辨率为1.0km×1.0km的空间插值,并进行了交叉验证和随机站点验证.结果表明:薄盘光滑样条函数法的插值精度最优,特别是温度和降水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三种插值方法,相对湿度的插值精度在夏季差异不明显.在样本数选取上,样本数的增加使温度和湿度的插值精度有较大提高,但对降水插值精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9.
[目的]明确贵州省道真县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及其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验证,利用形态学与rDNA-ITS对致病菌进行鉴定,之后通过大田防治试验测定5种杀菌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引起道真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杀菌剂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最佳,病害防治效果为81.63%;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治效果为74.49%;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差为30.61%~51.02%。[结论]道真大沙河党参茎基腐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党参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0.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67属194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耳蕨属Polystichum、鳞毛蕨属Dryopteris、铁角蕨属Asplenium,它们构成了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主体。对蕨类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分布种占绝大部分,共有98种,占到总种数的50.52%,属东亚植物区系;热带成分种35种,该地区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中国特有种55种,该地区具有地域特殊性;单种属多,具有地区过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